Artist-bar
Weng Liang-Yuan

翁梁源
Weng Liang-Yuan

現任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副教授 (前系主任)。就讀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西畫創作研究所。主要從事數位影像繪畫的媒材表現,近年開始透過油畫及複合媒材的創作,將影像繪畫的創作經驗融入純手繪媒材的表現。作品曾刊戴於德國藝術雜誌《INSIDE artzine》。2014年至今,個展及聯展二十餘次,並出版個人作品集《數位影像繪畫藝術》。於「水彩的可能」展覽中,試圖藉由不同領域的觀念與技巧融合,開創水彩新的可能性,本次展覽提供三張不同題材及表現技法的作品,也是三十五年後重拾水彩媒材的實驗性風格作品。

artworks-bar
加泰隆尼亞-白鳥之歌

79×108cm I 水彩 壓克力 I 2018
無意間聽到一首加泰隆尼亞民間歌謠 –「白鳥之歌」,在其動人絃樂的烘托下,特別感動人心!因好奇心,搜索了「加泰隆尼亞」的相關歷史資料,尤其【加泰隆尼亞音樂宮】更是美的令人驚艷!在心有感觸下,進行了這張作品的構思。

構圖運用蒙太奇手法,將不同地方的物件重新組合「造景」,並以放射狀的形式搭配了如鳥籠般的屋頂,畫面中央為【加泰隆尼亞音樂宮】轉角處的雕塑,是以加泰隆尼亞民謠為主題。設計者是建築師路易‧ 多梅內克‧ 蒙塔內爾,業主是1891 年創辦的加泰隆尼亞合唱團(Orfeó Català),加泰隆尼亞文化運動的領導力量,被稱為加泰隆尼亞重生(Renaixença)。

這件作品大膽之處在完成時,表面塗佈了一層壓克力凝膠劑,制作表面特殊透明肌理後,更加強了細節的多層次變化,再進行塗佈一層MUSEO 專門用於藝術微噴的保護劑,使其可以抗光防塵,長久不易退色及防潮。

作品看起來不像傳統水彩也不像油畫媒材!但仍然保有了水彩紙及水彩暈染及乾疊手法的技巧。畫面風格刻意將其背景的部份形體扭曲變形,融合了抽象的表現手法,並在色彩上呈現了歷史感。

蟬說第八日

79×108cm I 水彩 壓克力 I 2018
這件作品以靜物的題材為主,其畫面中所出現的骷髏頭、放大鏡、枯萎的植物、貝殼、蠟燭台、彿珠、十字架、破舊的記事本、斑駁的牆面……等,物件所組成了這幅靜物畫,任何一件物件均有其代表的含意。其斑駁的牆面是制作了基底版,客制化的凹凸真實肌理,並運用了版畫壓印機壓印在水彩紙上,進而改變了水彩紙張平面肌理的限制,更能顯現出厚實感,同時也保留了水彩紙的特性,並透過染色沉澱效果,呈現真實有觸感的牆面。整個畫面刻意降低了彩度,甚至只用了藍色系與赭色系的互補色,產生了多層次的濁色調冷暖微妙變化,並以素描的觀念來進行繪制,透過了虛與實表現手法,讓它看起來有點像「類素描的水彩作品」,打破單一媒材的限制,融合運用了乾性媒材「水性色鉛筆」來處理牆面的刮痕,作品完成後特別運用了「珠光粉」調水噴灑在畫面上,使其透過了光線的折射產生了如珠寶般的光澤,覆蓋在如逍逝退色後的畫面,造成了很強烈的衝突美感,也試圖表達了我對於生命價值的自身定義 – 生命不在乎長久,重點是否你曾經活過……!

吾佛慈悲-風神

108×60cm I 水彩 壓克力 金銀粉 I 2018
作品體材選自日本【古事記】中所描述的– 風神(京都鐮倉時期三十三間堂佛像)。透過水彩創作,試圖表現帶有東方特色的類水墨水彩風格。

從八大山人到徐悲鴻到蔣兆和現代的吴宪生,構圖保留中國傳統的留白形式。從這演變過程中,發現部份近代水墨人物畫,因西方美術教育影響,吸收了繪畫中的素描訓練方法,進而融合了中西方對於人物描繪的差異與特色,這帶給我創作這件作品的思考起點。我試圖用水彩的渲染特性,表現東方水墨韻味,並透過西方古典油畫透明罩染的寫實技法與版畫壓印機的技術,配合造型構圖,呈現客制化的浮雕紋理,進而改變水彩紙張平面肌理的限制,顯現出厚實感,同時也保留水彩紙的特性。畫作主題部位描繪青銅的厚實與重量感,將水彩的輕快轉為厚重,試圖打破一般人對於水彩的既定印象。青銅的質感在冷與暖之間的微妙色彩變化,從畫面中的虛與實、聚與散之間,表現出東方空靈的特色。